【熱點話題】
生態城市如何建設,中國城市化過程中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城市化》雜志特邀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委員、青島太行園林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長苗在善就這一問題發布卓見。
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委員、青島太行園林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長
中國的城市化進程中,要根據各個區域的特點,經濟發展狀況,歷史文化底蘊來研究定位產業布局,只有這樣,城市化才能可持續發展。過去的城市化、主要以單一的房地產開發為主要方式,缺乏可持續性,導致資源浪費。
建設生態城市,就要對生態破壞的要進行修復,對新城區要進行生態規劃建設。中國的城市布局這幾年為什么出現這么多問題,主要是過去房地產商在開發中一味追求容積率,利益驅動下,就會產生對城市建設不負責任的現象。生態城市絕對不能全是密集建筑。在過去,城市建設往往忽視整體布局和產業結構,導致產業結構嚴重失調。
生態城市也絕對不是單純的園林綠化,而是要發揮城市的生態效應、經濟價值。現在城市的園林建設存在著布局不合理的問題。由于不遵從植物的生態習性,不但達不到生態效果,還造成了嚴重的投資浪費。中國過去的城市園林建設首先缺少文化元素,因為有文化才有生命力。再一點就是不能產生價值,這是一個巨大的浪費。
2015年有兩件事觸動了我搞幸福村生態文化園的想法,首先是2015年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中央的大政方針更促使了太行園林去思考如何搞好生態文明建設,如何將生態文明建設和文化建設、科技進步結合起來作為主要任務。
再一件事就是去年三月底,青島西海岸一名八歲的小學生由于和同學玩耍時把墨水潑到了同學書包上后,被老師和家長批評后自殺的事情。這件事發生以后在當地影響很大。這件事也促使我去思考:是不是我們過去的教育體系、教育方式上出了問題,現在,城市里的孩子除了學習,幾乎與社會隔絕,導致責任意識、擔當意識缺乏。性格脆弱,遇到困難和挫折就會出問題。
正是這兩個事情對我的觸動,我決定以生態文化作為主要內容,面向孩子,把對孩子的教育,把與大自然密切相關的元素納入到生態文化教育體系之中,建設青島幸福村生態文化園。建設一個集農業科技、生態旅游、文化游樂、教育培訓、養生保健于一體的全國青少年兒童生態文化科普基地。也可以說這是我搞了三十年企業,沉淀出的成果。
2015年8月29日,青島幸福村生態文化園正式開工建設,項目得到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相關專家們的稱贊,項目占地1200畝,計劃2017年5月完工,項目建成后,將通過生態文化的科普教育真正讓孩子們了解生態文化、中國傳統文化。讓一個真實的生態、自然、生物的和諧共生展現在孩子們眼前,通過讓孩子們能夠產生興趣的各種文化表現形式來展示中國的傳統文化、展示生態保護、展示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從而讓孩子們真正懂得生態文化的博大情懷,懂得如何關愛生命,珍惜生命,懂得生命的價值,懂得人的生命在這個世界上應負的責任,通過生態文化園激發少年兒童的生活情趣和頑強的斗志,點燃對生態文化知識的渴望和人生志向的追求,以達到共同攜手共建生態文明。
幸福村生態文化園建有百花園、百果園、百草園,兒童科普館、生命文化館、兒童娛樂天地等。當然,建設這樣一個園區還要考慮參與性、趣味性,而不是單純的教育。這就要求比如生命文化、傳統文化、農耕文化等每一個版塊設計都要體現參與性和趣味性,讓孩子們樂于參與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