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數據分析顯示,發達國家的農村孩子肥胖率比城市高,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孩子肥胖率比農村高。
中國是發展中國家,“解決中國人的溫飽問題”已不再是問題,“解決中國人的肥胖問題”成了個大問題。一茬接一茬的小胖墩兒,減不瘦,理還亂。但見先胖起來的城市孩子,以先胖帶動后胖,農村孩子一步并作三步胖,迅速消滅了體重上的城鄉差距,城市和農村的胖孩子比例打了個平手,攜手在肥胖道路上大步向前。
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的肥胖兒童,都是遺傳背景和不良生活方式共同作用的結果。肥胖兒童不能及時止胖,冬瓜體的肥胖身軀,好吃懶動的生活方式,會危害漫長一生的健康,進一步增加成年后罹患高血壓、心臟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風險。胖起來用了30年光景,要解決這胖起來產生的系列問題,需要50年的努力。
事已至此,如何是好?
首先,更新觀念。2013年,美國醫學會提出:肥胖不只是其他疾病的危險因素,還是真實的一種疾病狀態。換言之,應對肥胖的調門高了八度,肥胖是病,得治。 但農村有兩個觀念亟待更新,一是依舊認為孩子要胖才可愛,能吃才健康,總催孩子多吃。在老一輩的殷殷期待中,在一頓多半碗,一天多一頓中,小胖子就長成 了。二是以為深加工食品最營養,認為有錢了就該給孩子吃好的,好的就是賣的,賤的是自己種的。賣了雞蛋給孩子買火腿腸,賣了水果給孩子買飲料,在垃圾食品 無限制的簇擁中,農村孩子喜歡上了這樣的飲食模式,小胖子吃成了大胖子。
其次,加強干預。子承父胖的“合肥”,在農村并不多見,爸爸精瘦兒子憨胖的搭配是常態。所以,只要地方政府、學校、家庭形成合力,齊抓共管,把肥胖當作一件事來做,少吃、多運動,瘦下來也是指日可待的。德智體美勞,再加一個“食”就齊活了,食育從娃娃抓起,從農村開始,這需要學校費心,家長有心,孩子用心。管住嘴比邁開腿還重要,一仰脖子一瓶可樂下肚,跑差不多 一小時才能消耗掉這熱量。教育孩子遠離高能量、高脂肪、低維生素、低膳食纖維、低礦物元素的垃圾食品,養成把水果堅果當零食的習慣,至關重要。
最后,限制廣告。鋪天蓋地的食品廣告中,明星代言的垃圾食品廣告獨占鰲頭,占了80%的份額。孩子看得心花怒放,并不知道明星并不會像廣告中那般津津有味于自己代言的垃圾食品。孩子以為,如果吃了這種明星代言食品,就能看起來像明星一樣,擁有像明星一樣的美麗和力量。對高糖飲料和高熱量休閑食品課以重稅,對垃圾食品的廣告和營銷進行限制或取締,對學校內及周邊2公里左右小賣鋪的銷售食品進行限制,都該是監管部門時不我待的燃眉之急,平心而論,我們國家在這方面還做得太少。城市都做得有一搭無一搭不成氣候,農村更是。那么多垃圾食品,不少還是山寨的假冒偽劣。吃的安全都沒解決,完全顧不上吃的健康。
兒童健康是有社會屬性的,體重這個健康基礎指標的硬性要求,或許不符合一些經濟學和自由主義的思維方式,但確實是國富民強可持續發展的健康基石。胖子要交稅,胖瘦都要法來管的那一天,在有的國家有的地區已經實施起來了。咱們信奉中庸之道,至少到了可以大張旗鼓教育孩子怎么吃如何吃更有型更健康的時候,當然,從地方父母官、爺爺奶奶、教師先著手的健康食育應該先行一步,才能迎來農村孩子不胖不瘦的健美體態。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充足睡眠,快樂心情,一個都不能少。
當然,農村孩子什么時候瘦下來,并不很樂觀,想瘦的心,想吃的嘴,懶得動的腿,孩子的改變不是那么容易。禁了垃圾食品的廣告,也禁不了小賣鋪的兜售,禁不了明星進垃圾食品公司打卡兼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