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總務主任介紹說,這里原是一所村小,地處偏僻、破爛不堪?!翱h里一口氣投了200多萬,現在大變樣了!”往年“擇校熱”盛行,這所弱校每年才來20個新生,全校才100名學生。如今,一年級計劃招1個班學生,最后招了2個班80多人,在其它學校讀書的學生也轉回30多人。
這巨大的變化,來自于縣里對城區學校的重組。去年,阜寧縣城組建了實驗小學、阜師附小、明達中學、實驗初中四個“教育集團”,十幾所強校和弱校都混裝進了這“四駕馬車”。弱校門前,第一次掛起了“強校”的閃亮門頭,縣城里所有弱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副縣長孫為祥告訴記者,盡管財政非常吃緊,但去年縣里仍然拿出4億多元投向教育。而學?;旌现亟M,加大硬件投入,只是“形”的統一,“魂”的統一才是公平教育的目標??h教育體育局局長丁林才介紹說,弱校門前掛名校牌子是第一步,硬件均衡之后要做的是教育過程的均衡?!盎辍钡慕y一的標志性工作,是去年暑假期間大范圍的教師跨校流動。
按照計劃,縣城義務教育學校的三成教師,都要參與集團間的跨校流動,時間為3年。為保證公平,杜絕特權,哪些老師流動由“抓鬮”確定,現場由家長監督,并由縣公證處公證。這次流動,較強的實驗小學有8名教師流動到了澳門路校區,而以往每年都要流失五六名骨干教師的大觀路校區,則一下子補充進了26位實小教師,其中很多都是學科帶頭人和骨干?!白ヴb”到了偏遠校區的實小教師周紅蘭,是縣“雙百佳”教師和“師德標兵”。她說:“剛看到結果的時候就想哭,從最好的學校到最差的學校,是硬著頭皮去報到的。但半學期下來,我漸漸喜歡上了這所學校,現在堅決不走了。”
為使教師“流得動、留得住、干得好”,阜寧縣采取措施保證所有流動教師收入均衡。在實施“均衡教育”之前,縣城各?!昂玫纳咸臁⒉畹娜氲亍保嘘P系、有錢的家長,擠破頭也要將孩子送到縣城最好的實驗小學和實驗初中,“擇校費”漲到了1.8萬,名額還是要搶?,F在,縣城沒有薄弱學校了,家長們都愿讓孩子就近上學。城南初中原來3個年級只有19個學生,合并進實驗初中教育集團之后,當年就招了63個學生,去年6月這些學生的考試成績,比本部學生還高。
縣城里的教育資源得到重組,農村的孩子們也在期盼著沐浴“均衡教育”的陽光。早在2009年,阜寧就提出了“一鎮三中心”建設,即到今年8月底,全縣原20個鎮每個鎮形成一所中心初中、一所中心小學和一所中心幼兒園的辦學格局,將教育投入和教育資源向農村學校傾斜,向薄弱學校傾斜。
益林初中就是“一鎮三中心”建設規劃下的一所初中。在這個校園里,只有2幢3層高的教學樓,不少學生擠在一旁5間平房中上課,全校只有3臺多媒體。相隔不到數百米處,益林初中的新校區正在加緊建設,今秋全校師生就可以搬到那兒了。校長戴衛峰高興地對記者說,整個新校區投入5000多萬,將有1幢綜合樓、3幢教學樓、2幢宿舍樓和50畝的運動場。
“另一大變化就是優秀的教師隊伍建立起來了。農村教師待遇提高了,優秀的教師留下來了,以前每年都有一些老師要跑到城里去,現在沒人走了,每年還有新大學畢業生補充進來?!贝餍iL算了一筆賬,現在全縣教師待遇都一樣了,偏遠地區的農村教師每月還有100元補助,評職稱名額也向農村傾斜,評高級教師原則上也必須要有農村工作經歷。
“現在,新招的教師大多會先被安排到農村學校鍛煉,解決偏遠鄉鎮學校師資缺乏的問題。”縣教體局負責人告訴記者,2009年全縣招錄師范類本科生以上148人,去年218人,其中絕大多數被分配到了農村偏遠地區學校。
為讓這些剛畢業的新教師迅速成長起來,縣里采取了結對支教和頂崗培訓等一系列措施。目前,縣城名校骨干教師和鄉鎮年輕教師“青藍結對”超過300對,全縣頂崗培訓的青年農村教師有1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