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全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推進會暨對廣東省義務教育發展督導檢查反饋會在廣州召開。此次廣東省全面接受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的督導評估認定,標志著廣東省即將整體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成為全國第6個整體通過評估認定的省份。(7月4日《羊城晚報》)
據悉,截至2015年11月,廣東共有108個縣(市、區)通過國家督導評估認定,如期交上了一份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答卷。2016年7月2日,廣東最后一批13個縣(市、區)接受并通過了國家督導檢查。這意味著廣東省國家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將實現全覆蓋。
廣東是經濟大省、人口大省,但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平衡,既有經濟發達的珠江三角洲地區,也有比較落后的粵東西北地區。這種特殊的省情導致區域、城鄉之間義務教育發展水平相差懸殊,對廣東來說,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保障每一個孩子接受公平優質教育并非易事。顯然,與已經整體通過評估的前5個省市(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蘇)相比,廣東的這份“全覆蓋”來得更加不易。
往細里看,針對不平衡的實際,廣東注重針對性、實效性原則,以教育創強爭先為總抓手,堅持問題導向,對粵東西北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分類提出了教育發展目標和實施步驟。在粵東西北地區,以“兜底部、補短板”為重點,扎實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把提高農村教育發展水平作為重點,優先保證農村義務教育用地,優先保證農村學校建設的經費安排;加強區域內教育資源的統籌管理、優化配置和綜合利用。通過這些舉措,廣東在這場義務教育均衡的攻堅戰中取得了明顯成效,交出了合格答卷。
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首先要補齊鄉村欠發達地區義務教育這塊“短板”。對此,廣東著力加大教育經費投入,完善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投入保障機制。近年來,廣東省教育投入增長較快,各級財政資金優先保障教育,并將義務教育作為重中之重優先予以保障,實現免費義務教育,把義務教育經費全面納入公共財政保障范圍,建立義務教育經費穩定增長機制。同時,省財政加大對欠發達地區轉移支付力度,全面改善提升欠發達地區和薄弱學校校舍條件,積極推進義務教育優先發展、均衡協調發展。
推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難點在于農村教育質量的提升,關鍵在于教師隊伍的建設。對此,廣東著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促進學校師資均衡配置。近年來,廣東省以“農村教師”和“骨干教師”兩支隊伍建設為重點,以解決中小學代課教師和教師工資福利待遇問題為突破口,全面推進師資隊伍建設,通過加強農村教師培訓、中小學骨干教師隊伍建設,積極推進校長教師交流工作等舉措,促進中小學校師資均衡配置。
除此之外,為了加快縮小城鄉學校差距,廣東推進優質教育教學資源共建共享,以統籌實施“千校扶千校” 行動計劃和“教育資源下鄉”行動計劃為抓手,加大發達地區、城市優質學校對欠發達地區薄弱學校的幫扶力度,著力推進優質教育教學資源共建共享,縮小城鄉之間義務教育發展差距,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值得一提的是,廣州、惠州等多地探索教師“縣管校用”機制,打破學校界限,骨干教師“一盤棋”流動,讓薄弱學校也能享受重點學校的名師資源。
均衡發展是義務教育全面普及之后的戰略性任務。此次廣東省全面接受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的督導評估認定,標志著廣東省即將整體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成為全國第六個整體通過評估認定的省份,對推進全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無疑具有重要示范引領作用。于各地各級而言,就是要堅持問題導向,強化政府主導,創新體制機制,抓好責任落實、抓住重點難點、抓好投入保障,優化資源配置、深化內涵發展,加快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為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