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象的體檢行業需要監管部門把脈
時間:2016-05-24 14:48:37
來源:紅網 作者:劉義杰
調查顯示,絕大部分體檢七成屬于醫療行為,三成商業營銷。不少三甲大醫院開設體檢中心,同一檢查項目價格千差萬別;基礎檢查價格不高,但如果加上單項大型檢查,套餐價格直線上漲,最貴套餐近4萬,且都未納入醫保報銷。(5月22日《北京青年報》)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健康產業將會迸發出生命力,成為未來的朝陽產業。作為“未病先防”的體檢行業,也自然迎來了春天。人們越來越關心健康,但一些不正當的牟利者,也伺機而動起來。
據統計,自2003年以來,中國健康體檢機構從幾百家迅速增加到近萬家,真正成為新興產業。據2012年衛生統計年鑒顯示,我國健康體檢人數達到3.68億人次。火爆的健康體檢行業主要面臨著兩大問題:一個是公立醫院檢查的價格千差萬別,為此制造出的豪華套餐更是帶來了大量的醫療資源浪費;另一個是,民營醫院存在著不正當競爭的商業賄賂和惡意降價現象,這不僅擾亂了體檢市場,惡意競爭下的診療水準的大打折扣,更讓體檢者的合法權益難以保障。
“一流的環境、二流的人員、三流的服務”,常被用于形容當下的一些健康體檢機構。體檢前缺乏科學的講解和個性化體檢套餐設計建議,體檢流水化操作,缺乏統一規范的專業化服務流程及路徑,體檢后缺乏健康評估和跟蹤管理,使很多人的體檢白白花錢。近些年來,時常爆出的體檢沒查出問題,后來卻得了大病就是明證。
解決體檢行業的亂象,就需要相關部門及早行動起來。一者,加快體檢行業規范的建立。2009年8月5日,衛生部發布了《健康體檢管理暫行規定》,但相配套的“健康體檢基本項目目錄與實施細則及流程”一直沒有出臺,“沒細則就等于沒有操作性”,沒有規定自然難有監管和執法,體檢行業亂象也就難免。
二者,明確體檢行業的行業屬性。對于公立醫院來說,更應該堅守的領域是救死扶傷,將醫療資源花在刀刃上,因此,將公立醫院的體檢中心與原醫院進行剝離十分必然。對于民營醫院來說,需要更加嚴格的規范,比如體檢機構醫務人員、硬件水平參差不齊,多使用醫院淘汰的儀器等,這些都需要相關部門的嚴格把關,做到全流程、日常化的監管。體檢行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民間資本的投入,畢竟公立醫院醫療資源目前已經高度緊張,已經無暇過多涉及健康行業。然則現實是,頻發的亂象讓人們動搖了對民間醫療機構的信任。
總體說來,我國健康產業是否能夠健康發展,體檢行業是否能夠陽光成長,關鍵還是看監管是否及時和給力。從這個角度來說,醫療衛生相關的監管部門責任十分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