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莊更新規劃中,由于長期生搬硬套城市規劃的方法模式,村民參與大多流于形式,如何將“被動式”接受變為主動式參與?城市化委員會城市可持續發展專委會專家顧問、深圳市雅克蘭德設計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文媛近日以《多元社會如何實現共同規劃——以奇槎舊村更新為例》為題,分享了奇槎村更新規劃設計的過程。
她介紹說,從開始的村民不理解,到設計團隊深入走訪、調查,從村民口中了解需求和建議,到得到大家認可形成方案并獲得通過,整個過程歷時10多個月,規劃時間是一般項目的十倍。
“傳統的城市更新模式,一般是由行政精英和技術精英合力,規劃地的原住民并沒有太多的話語權,用行政和技術系統性的思維集中性解決問題,而忽視了原住民的參與?!眳俏逆抡J為,這種情況下,城市化實現了土地價值的提高,村民在拆建之下一次性巨額獲利后,卻對城市化的方式失去了判斷。而城市也會變得同質化,缺少多樣性,導致城市競爭力下降。
“在城市更新過程中,如何把村民轉成市民,而不是變成財主,這就需要他們參與其中?!眳俏逆卤硎荆谄骈洞甯乱巹澲?,設計團隊對村民進行了廣泛的走訪、調查,找出了村民和政府的共同訴求,由他們提出規劃建議,因為“沒有人比他們更了解自己的村莊”,也沒有人比他們更了解希望自己村莊變成什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