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規劃委的統籌下,北京市成立中心城通風廊道系統研究團隊,規劃了5條寬度500米以上的一級通風廊道,以及多條寬度80米以上的二級通風廊道,以提升建成區整體空氣流通性,促進城區內外熱交換和污染物擴散。如今,該研究團隊正通過數據計算、路徑尋優等科學方法規劃三級通風廊道,以在中心城形成一套完善的通風廊道網絡系統。
通風廊道成城市規劃修改亮點
“國家發改委和住建部聯合印發的《城市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方案》已明確要求“打通城市通風廊道,增加城市的空氣流動性”。北京市規劃委副主任王飛表示,北京市正在利用通風潛力較大地帶,完善中心城區通風廊道系統,為此成立由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北京市氣候中心以及北京愛特拉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組成的中心城通風廊道系統研究團隊。
據介紹,北京市目前規劃了5條寬度500米以上的一級通風廊道,以及多條二級通風廊道。“我們現在正在規劃設計更加微型的三級廊道。”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規劃研究室副主任何永說,“未來,各級通風廊道將相互連接,形成一個整體的通風網絡。”
記者了解到,這5條一級通風廊道主要組成部分是北京市中心城區多座公園和大片綠地。據介紹,西北部的廊道一,包括昆明湖、昆玉河,紫竹院公園、動物園,玉淵潭;西部的廊道二的起點設在植物園;沿中軸線地區的廊道三,包括太平郊野公園,經東小口森林公園、奧林匹克公園,以及后海、北海等;中心城東部的廊道四,包括清河郊野公園,朝來森林公園、朝陽公園等;中心城東部的廊道五,主要為東五環及兩側綠化帶。
“通風廊道系統構建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城市密集區的風熱環境,緩解中心城區的熱島效應。2012年監測數據顯示,嚴重時,北京市城六區熱島面積已占到該區域總面積的77%。“這次規劃選擇有條件的地區構建‘南北通透’的通風廊道,通俗地說,就相當于‘穿堂風’。”何永說,通風廊道并不是要“造風”,而是讓郊區的冷空氣帶更暢通地流動到市區,并把市區的熱空氣“換”走,從而有效降低市區溫度。
記者了解到,通風廊道的規劃設想在很多年前就提出過,并進行了局部的探索,但此次消息發布是通風廊道系統構建第一次明確提出,也將作為最大的亮點之一明確體現在最近正在修改的城市規劃中。
通風廊道構建將以控制為主
北京通風廊道構建的消息發布后,市民百姓對“通風廊道建設是否會產生新一輪大拆大建”“沿線居民生活是否會受到不利影響”等問題尤為關注。對此,北京市規劃委副主任王飛表示:“目前,北京的通風廊道還處于規劃階段,未來進入實施階段后主要是基于現狀嚴控增量。”
記者了解到,在北京市規劃的5條一 級通風廊道,以及多條二級通風廊道中,的確存在諸多“堵點”。不少高度較高、密度較大的建筑群落,成為空氣流動的瓶頸區。例如,位于廊道四中的十里河地區擁有大量的批發市場以及臨時建筑。十里河地區將隨著疏解非首都功能等工作的推進逐步騰退。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王凱認為,城市大氣環境的改善十分復雜,空氣流動狀況隨著高度變化,各區域還會有很多的小的氣流渦旋,都會直接影響到通風廊道的效果。這些年北京進行了大量的高密度高層建筑開發,未來不僅僅是要降低開發強度,還要配合加強綠地、水面的恢復建設。
“規劃通風廊道,首先就是要保護,防止現有的通風廊道被城市建設所侵占,保護空氣流動狀況不會繼續變差。”何永說,通風廊道的建設并非要大拆大建,而是結合城市發展更新的進程,逐步進行優化。這是一個城市建設多方面因素綜合考慮的過程。
“吹霾”如何實現
對于北京規劃建設的通風廊道,百姓對吹散霧霾寄予了很高期待,與此同時,輿論也對霧霾會否吹響周邊產生疑慮。
“霧霾吹到周邊省份的擔憂大可不必。”項目研究團隊專家表示,空氣流動帶走的污染物除了向中心城周邊的開闊地帶擴散,也將向上空擴散。污染物是一個逐漸稀釋的過程,不會對周邊省份帶來影響。
實際上,通風廊道解決的是城市內部的問題。項目研究團隊專家表示,中心城區空氣流動性變差,導致生活、生產的空氣污染物淤滯。而北京規劃的通風廊道主要是讓中心城區與遠郊區縣之間更好地“換氣”。
據介紹,項目組研究人員選取了西部廊道的昆玉河地區三個點進行實測,結果顯示,通風廊道對降低局地熱島效應、促進空氣流通有一定效果,尤其是在峰值時效果更加明顯。“無論是實際檢測,還是計算機模擬計算的結果都表明通風廊道可以發揮一定的作用。”何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