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十三五規劃綱要的另一個預期性指標,叫城鎮化率。城鎮化率是衡量城鎮化水平的通行指標。包括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和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就是在城鎮居住了半年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就是非農戶籍,通俗地講,就是有城市戶口的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
2015年,我國家城鎮化率是56.1%,這個水平與全球平均水平大致相當。但是,跟發達國家80%的平均水平相比,還是有相當大的差距。跟我國人均收入差不多的發展中國家60%的平均水平相比,差了那么一點點。
隨著經濟社會向前發展,城鎮化水平逐漸提高是歷史規律,也是發展大趨勢。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到2020年,內地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要達到60%,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要達到45%左右。對照現在我國戶籍人口39.9%的城鎮化率,要實現1億人左右的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
要實現1億人在城鎮落戶,戶籍制度改革是首先需要著手的方向。近年來,這項改革已經取得了不少成效。目前,全國有28個省市、自治區出臺了具體方案。比如超大城市北京、上海、深圳紛紛推出積分落戶制度,其他大型城市如重慶,更是在這方面做了很多探索。
不過,這是一項預期性指標,所以在落實時,更多的是政府要創造條件,讓農民進城落戶安家。而農民則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和規劃,選擇自己戶籍歸屬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