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德繩: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原院長、顧問總工程師、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建筑產業現代化專委會專家顧問
【熱點話題】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工匠精神”這一新詞兒引發全社會廣泛而持久的關注和熱議。“工匠精神”的內涵中除了個體層面上對產品的精雕細琢和精益求精外,其背后是否有更深厚的文化與制度的內涵指向?《城市化》雜志特邀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原院長、顧問總工程師、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建筑產業現代化專委會專家顧問吳德繩發表評論。
當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于我個人而言確實感到非常興奮,在建筑業內這一提法同樣引起了轟動,因為這是國家第一次將“工匠精神”提到了戰略性的高度。
在工匠精神問題上,我認為,中國并不缺少優秀的工匠和手藝人,我們真正缺乏的是孕育工匠精神的文化和對工匠“精益求精”精神的執著堅守。造成這些結果的根本原因源于我們國家在多年的工業化進程中一直存在缺陷——缺失工業化的文化。文化關乎民族的靈魂、人民的幸福感和國家的重要戰略,文化來源于實踐而高于實踐,并且可以反過來引領工業化的發展,由此可見工業化文化的重要性。
導致工業化文化缺失的原因主要在于,首先是“工業化”這一概念并不被我們所熟知,這從一個小小的細節就能夠體現。我們國家在1979年11月印刷出版的《新華字典》中才開始出現“工業”這一詞匯,以前幾十年的增補修編中,都未引入。此時,“兩彈一星”已經上天,軍事工業已經使部隊的武器裝備力量大大提升,甚至毛主席在對“鞍鋼憲法”的批示中也早已明確要大力發展工業,但我們卻并未普及“工業”的含義,不宣傳“工業化”的概念。而諸如“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這些集全國之力的做法,其實反映的是革命化并不是工業化精神。由于工業化支持的是市場經濟,在計劃經濟時代,沒有“工業化”是情有可原的。但改革開放后,市場經濟得到大發展,然而由于我們國家經歷的工業化過程并不長,在短暫的時間范圍內,仍未能積淀出較深層次的工業化文化,這種文化反作用于工業化實踐的促進作用也就難以盡如人意。
工業化的文化到底是什么?在我看來,它就是工業化過程中的一些基本規律。就建筑業而言,由于建筑業的工業化過程很短,再加之某些官員在政績觀上存在文化方面的欠缺,從而造成在諸如城市建設、城市治理、法規制定、實施監管等問題上,多考慮規則“設不設”的問題,卻沒有仔細琢磨“好不好用”的問題,有些規則往往是“設了”還不如“不設”。例如在暖通空調領域中規定建筑必須設置節能自控設施,并且要節能技術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同步投入使用,但最終起到的節能實際效果如何,卻并沒有再總結、檢查。據調研,往往只過了半年時間,這些自控設施中的75%就都已作廢,投入的資金也就打了水漂。這也可歸入我們國家工業化的文化不足所造成的一個典型現象。從工匠精神出發,我們理應認真地執行設備的運行、調適、管理、檢測、維護工作,從而使我們的設備有效使用,產生長期的節能實效。
工業化基礎的薄弱、工業化文化的不足,再加之計劃經濟時代遺留的政績觀作祟,在諸多問題的疊加下,很多行業、很多工作都容易出現缺憾。因而,在培養工匠精神,踐行、堅守工匠精神的問題上,我們確應重視、提倡對工業化文化的培育。從國家戰略層面上提倡工匠精神,實踐這樣一個接地氣、具體務實的理念,必然會使這一理念得到更多人的認可和執行,否則我們的工業化發展會受到極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