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市教育局近日發(fā)通知決定,在留守兒童比較集中的學校建立“留守兒童之家”、“親情連線室”等專門場所,配備專職的“代管家長”隊伍,經(jīng)常與農(nóng)村留守兒童溝通,每月與留守兒童的家長通一次電話,每學期寫一封信,通報孩子的成長情況。(4月15日《華商報》)
誠然,不可否認,咸陽教育主管部門為留守兒童設(shè)置“代管家長”的良好初衷和善意,但專職“代管家長”能否真正解留守兒童之困呢?我看未必。
留守兒童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是長期缺乏父母的關(guān)愛和照顧。以致于由此而衍生出,留守兒童情感的荒漠化和家教的長期缺位。這也是留守兒童頻繁出現(xiàn)厭學、逃學、打架斗毆,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要因素。然而,從咸陽市推出“代管家長”的作用來看,它是在“留守兒童之家”、“親情連線室”一些專門場所,讓老師履行“代管家長”的職責,經(jīng)常與農(nóng)村留守兒童溝通,每月與留守兒童的家長通一次電話,每學期寫一封信,通報孩子的成長情況。這些所謂的“留守兒童之家”、“親情連線室”等更像是家訪,不可能像親生父母那樣,對孩子日夜陪伴“有家的溫馨與味道”。由此足可以看出,“代管家長”不可能“完全替代”留守兒童親生父母教兒育女的義務(wù)和責任。
僅從這角度而言,專職“代管家長”,也只能替代留守兒童親生父母的部分監(jiān)管責任而非全部。更何況,留守兒童由于情感長期處于“孤獨”和只能“落寞”狀態(tài),對情感原本就很過敏,而如果忽然來一個專職“代管家長”,對其進行約束和管理,這些留守兒童,也未必買賬,甚至還可能產(chǎn)生抵觸情緒。由此足見,要想通過專職“代管家長”解決留守兒童身上的所有問題和窘境,這無疑是癡人說夢。
說到底,“代管家長”難解留守兒童之困。換言之,化解留守兒童之困,解鈴還須系鈴人,而不是配備了專職“代管家長”就萬事大吉。留守兒童之困,呼喚的是父母的親情關(guān)愛和家庭的溫暖,而非對留守兒童本已破碎的情感“進行反復破壞和修補”。這一方面就需要我們的留守兒童家長,真正站在“生兒更要養(yǎng)兒”——對孩子真正負責的角度,多替孩子著想考慮,即使遠出外地打工也要盡量把孩子帶在身邊,盡到為人父母應(yīng)盡的責任和義務(wù);
另一方面,也更需要我們的政府職能部門,多為這些留守兒童留在父母身邊創(chuàng)造便利和條件。譬如,在條件允許情況下,放寬異地入學以及中高考,再或者在本地多創(chuàng)造就業(yè)門路和平臺,不需要留守兒童父母遠走他鄉(xiāng),就可以在家門口輕松就業(yè)。那么,留守兒童問題,自然也就迎刃而解,而不是再去依靠看上去很美,實則未必管用的“家長代管”,來解決留守兒童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