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城一面,缺乏城市個性,或是走向另外一個極端,未能真正認清城市自身“個性稟賦”,盲目發展,動輒便以不著邊際的“地中海風情”,“北歐典雅”為城市發展目標,是我國目前城市建設的通病。在1月6日舉行的第六屆中國城市化國際峰會上,由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大岳咨詢等機構聯合發起的“尋找中國城市個性”大型公益活動在京正式啟動。
啟動儀式上,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與大岳咨詢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認為,這種戰略合作關系的建立,既有利于雙方在中國的城市化發展進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促進雙方在城市化領域整體優勢的發揮,也符合雙方在我國城市化進程中各自的發展戰略定位,對推動我國城市化的可持續發展,擴大雙方在城市化研究領域的國內和國際影響力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據了解,尋找中國城市個性公益活動每年將選定若干個城市作為重點關注城市,從2013年1月起,城市化委員會將有針對性地組織官、產、學、研、資、媒等各界人士深入重點關注城市,挖掘城市特質,分析城市個性,總結典型經驗,依據城市個性舉行頭腦風暴、舉辦城市化論壇和招商引資合作等活動,為城市建設出謀劃策,給出符合該城市發展的真正方向。
中共寧夏區委原書記、原建設部副部長、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榮譽主任毛如柏,原外經貿部副部長、中國入世首席談判代表、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榮譽主任龍永圖,水利部副部長、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副主任胡四一,中國市長協會專職副會長兼女市長分會執行會長陶斯亮,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主任、原建設部總工程師、中國市政工程協會會長金德鈞,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常務副主任、住建部科技委常務副主任、中國建筑裝飾學協會會長李秉仁,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國家發改委中小城鎮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袁崇法,國務院資深參事王秉忱等開啟了“尋找中國城市個性”起動儀式。
城市化委員會榮譽主任、第十屆全國人大環資委主任委員毛如柏認為,“尋找中國城市個性”大型公益活動,將有助于避免“千城一面”的蔓延,將挖掘出一批具有鮮明個性的城市和小城鎮。
大岳咨詢總經理金永祥對此表示贊同。他說:“在城市化領域中,我們都應該在自己的領域中做好份內的事情。幾十年后,當我們回首這段歷史,可以無愧于歷史所賦予我們的這份責任。‘尋找中國城市個性’大型公益活動符合歷史發展的規律,大岳咨詢愿意為這樣一個公益活動發揮橋梁作用,配合城市化委員會做好這件有意義的事情。”
金永祥還表示:“由于城市個性是一個城市歷史文化的積淀,所以要讓這一活動成為城市的建設者、管理者決策的依據、自覺的行動,成為居住在這個城市的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分。只有取得大家的共識,讓城市個性深入人心,活動才有意義。”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蘇丹教授對此項目也深表贊同,他認為,城市建設缺乏美學設計,城市管理者對專業的事情可以不懂,但應該有此意識,敞開心胸,讓真正能夠幫助城市出謀劃策的專家學者走進來,從一個城市旁觀者的角度審視城市,或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蘇丹認為行走是保持思維鮮活的最好方式。或許只有在對比中,才有可能真正把握一個城市的個性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