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高興能夠參加中國城市化國際峰會。這次會議的主題非常好,人的城市化。我覺得在研究這個問題的時候,應該從中國經濟發展的總體戰略和中國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之下來看。中國經濟轉型的核心就是從過去更加重視量的提高到現在更加重視質的飛躍,也就是說中國今后經濟轉型的一個核心詞、關鍵詞就是質量。而判斷中國經濟質量的標準,第一,中國經濟的發展是不是有利于民生的改善和提高;第二,中國經濟的發展是不是有利于實現社會正義、公平、和諧。這兩條是衡量中國經濟質量高低的重要標準。
今天我們談到城市化問題,應該特別強調城市化的質量問題。過去中國的城市化確實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是我聽到很多專家的意見,認為中國的城市化水平還有很多水分。所以,中國搞城市化很重要一點就是怎么樣提高城市化的質量。高質量城市化的標準是什么呢?就是看城市化是不是真正的以人為本,以進城農民的利益為本,這是城市化質量提高的核心問題。我們現在推進城市化確實要以農民工利益作為最高點。
首先,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取得這么大的成就,最大的功臣就是進城農民工,沒有成千上萬上億的農民工,從中西部和全國各地遷移到沿海地區,就沒有中國經濟的增長,也沒有中國經濟憑借廉價勞動力在全球樹立起的競爭優勢。農民工為此付出了極大的代價,血和汗,如果不解決進城農民工的市民化問題,不解決農民工的利益問題,我們將虧欠于他們,所以我覺得現在是解決進城農民工利益的時候了。解決這個問題不僅僅是以人為本的問題,而且是道德問題,不解決他們的待遇問題,今后幾百年當回憶我們這一段歷史的時候,我們會遭到譴責,這勢必成為我們中國經濟發展當中一個重要的污點。我們現在要早點改善它,要讓歷史看到這段城市化的進程是人性化的進程,而不像英國的圈地運動和其他國家走的城市化道路,這是為歷史負責任。
第二,我認為我們第一代農民工付出很多,現在我們又開始面對第二代農民工的問題。第一代農民工還有老家可以回去,第二代農民工已經沒有了。為什么中國城市化沒有產生大量貧民窟,主要是農民在城市呆不下去以后,他們回到自己的家鄉。我們要打造一個漂泊的港灣,船漂出去之后可以回去的港灣。第二代農民工,他們在城市長大,在城市出生,怎么樣使第二代農民工得到公正、平等的待遇,使他們真正融入到城市里?這不僅僅是歷史怎么看待我們的問題,也是一個現實怎么處理的問題。
我的觀點是,處理好農二代問題,才不會產生一批對社會充滿仇視、充滿不滿的群體。這個群體比他們父輩受教育更多,他們對于不公平的待遇更敏感,他們的訴求會更多,如果我們不給予這一批人平等的待遇,他們就會成為城市當中的歷史障礙。就像當年在美國大城市看到的年輕黑人,他們就是沒有受到公平待遇的群體。那時候由他們引起的美國很多大城市的運動至今讓人記憶猶新。所以我們一定要把這個問題處理好,才能使城市長治久安。我們可以建最好的高樓,最智能化的城市,但如果沒有良好的、安定的社區,沒能讓青年一代農民工真正融入到社區,我們將永無寧日。
第三,中國的工業化進程應該說和城市化一樣,是中國經濟的兩個基本動力,但是很多人現在不看好中國的工業化,特別不看好中國的制造業,因為中國的制造業很快就要被越南、印尼這樣的國家取代,中國將失去自己的人口紅利。我認為要花大力氣把第一代農民工,真正有資質的農民工留下,人口紅利才不會消失。我們需要有一批更高質量、更高素質的藍領工人,擁有這批有技術的藍領工人作為中國制造業的基礎,即便是沿海地區一些產業轉移到中西部去,轉移到其他國家去,只要我們留下這批藍領工人,我們依然是全球最有競爭力的地區。
我曾經問過一位官員,這些年產業進行這么大規模的轉移,為什么制造業仍然可以保持全球領先的地位?他說主要是因為有優秀的藍領工人為主力。所以,沿海地區制造業的能力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對農民工的政策能不能把第一代農民工留下來,這是保證我們制造業領先的核心問題。另外,要對第二代農民工進行培訓,使他們真正融入到城市,這樣,他們就是新一代的優秀的藍領工人。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要對農民工采取人性化的態度,我們要對歷史負責。幾十年以后,回顧中國在這樣一個前所未有的歷史進程中,我們是以強迫剝削的形式,還是接納融入的形式來包容我們的農民工?今后幾十年我們怎么評價?解決農二代的問題是保證我國社會穩定和諧的重要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不僅僅對不起他們的父輩,也對不起這些群眾。
從中國工業化進程來看,中國工業化跟城鎮化進程互動起來,中國經濟發展沒有問題,再保持二三十年8%以上的經濟增長速度也是沒有問題的。我們怎么讓第一代、第二代農民工變成強大的藍領工人,這是保證中國制造業領先的核心問題。我們要以進城農民工為本,這關乎歷史,關乎我們今后十年、二十年經濟發展的速度。
所以,今天這個會議的主題——人的城市化非常好,我們確實要為農民工做一些事情,首先要解決就業問題,沒有就業就沒有增業,提升農民工在城市的地位,這是一個基礎。十幾年前我在馬來西亞聽到巴比爾斯講話,他說,我們馬來西亞的政策就是當就業跟稅收發生矛盾的時候,我們會毫不猶豫丟掉稅收,我認為我們也要有這樣的政策來支持。
第二必須解決他們的住房問題,這不僅僅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更是一個以人為本的城鎮化的基礎,我們中國絕對不能產生貧民窟,這個工作我們做的很好。我們在解決今后農民工問題的時候,一定要讓農民工居住的房子是分散的,而不是打造所謂的農民工聚集區。對于這些問題,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此外,我們的領導者、規劃者必須要有一個前瞻性的認識,這是農民工真正融入城市當中的基礎,農民工畢竟還是弱勢群體,他們要有一個生活質量提高的過程,今天參會的很多專家都是搞城市規劃的,大家要把這一點提到一定高度上來。
最后我們要真正地讓農民工感受到平等,現在很多人認為“農民工”這個詞匯應該丟掉,如何盡快把農民工轉為市民,這是我們需要努力的,培養整個社會的氛圍也很急迫。我希望我們的政府,包括社會組織,真正把如何讓進城農民融入到城市里面,作為十八大之后最新的重點,放到重要的位置上,這樣才能把城鎮化搞好。
這次會議的主題非常好,如果把這些問題解決好,我們的城鎮化就可以成功,就可以成為被全世界敬仰的歷史進程,而不僅僅是為我們國家的形象、為經濟形象添光,我們要從這樣的角度看待城市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