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佑國:中國建筑需要高品質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原院長、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專家委員
今天我們討論的主題是“建筑產業的現代化”,但好的建筑不一定是現代化的,我認為建筑更需要“高品質”,因為品質對建筑而言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一個定律,因此我今天主要講建筑的“高品質”。
長期以來,中國的建筑設計就建筑藝術而言只注重空間和形式的創作,卻忽略了細部設計,因此,中國的建筑普遍存在粗糙、不能近看、不能細看、也不耐看的問題。而如果建筑師忽視了細節,建筑不注意細部,就會出現敗筆。例如前幾年落成的清華大學文科圖書館,是由世界著名建筑師馬里奧·博塔設計的,但圖書館墻外井蓋的布置卻參差不齊,毫無美感;對比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關肇鄴設計的清華大學圖書館新館,這里的井蓋設計則明顯花了心思,42個井蓋被規規整整地布置在室外鋪地方格的正中間,而且鋪地分隔與水池石頭上的分隔線對齊。從這兩者之中我們不難體會建筑品質的差別。
再例如排水口,山西張壁村民居的排水口、朗香教堂的排水口都是仔細設計的。作為對比,重慶大學新校區綜合樓的一面墻壁上,則是將四根塑料管做成排水口,而且斜度還不一致。重慶大學新校區的設計與施工方不會是小單位,緣何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這與我們一直在談的“建筑產業現代化”顯然相去甚遠。
朗香教堂、張壁村民居的排水口 重慶大學新校區綜合樓的排水管
另一個實例是墻面污染問題。我所居住的清華北大教授樓窗臺積灰,遇到下雨,流水污染了墻面,觀察德國、奧地利、日本等國的建筑,卻沒有此類問題。這并非北京空氣不好,而是國內建筑無外窗臺板造成的。在建筑構造中,這不是多么高深的問題,只需一個外窗臺板就能解決,然而在中國卻大多沒有這一做法。
窗臺積灰對墻面的污染 奧地利小鎮民宅的外窗臺板
沒有細致的設計和考慮,做出來的建筑是無法具有很高藝術價值的。建筑設計固然重要,建造中對精度的把握同樣重要。英國倫敦的房子大部分都是清水磚墻,在砌筑外墻時留下窗洞,后安窗子。洞口尺寸要比窗子外廓尺寸大一點,才能把工廠生產的金屬窗裝進去,在中國也是如此。但中國預留的窗洞尺寸過大,窗子裝進去,邊上縫太大,就用膩子、玻璃膠填縫。而我在倫敦看到的卻沒有“填縫”,這說明現場建筑施工與產品制造廠家尺寸的精度配合,其量具的精度都有統一的規定。
倫敦一座建筑的墻與窗
再如,在臺灣日月潭的涵碧樓,有一個長達60米的漫水游泳池,泳池的水面中倒映出日月潭的湖光山色,說明其施工的精確,60米長的池邊另加兩個側邊要做到一樣平。反觀國內大陸的一些漫水池卻出現一邊漫水,一邊不漫水的狀況。在設計中這些漫水池肯定是水平的,為何出現這樣的狀況?原因就是施工不到位。
臺灣日月潭涵碧樓的漫水游泳池
大陸某兩座建筑的漫水池
隨著現代工業制造技術的迅速提高和對建筑業的進入,蓋房子正從機械化的現場施工向工業工藝控制下的工廠制造過渡,建筑設計越來越需要和工業設計相結合。目前,我國高檔次和高品質的建筑材料與建筑部件、配件還依賴于進口,且需求量越來越大。要改變這種狀況,必須提高我國建筑產品的工藝技術水平。這不僅是建筑業的事,更需要制造業的介入,需要工業設計和工業制造的專業人員進入建筑領域,用現代工業制造的工藝技術改造建筑業。
進入新世紀以來,以微分幾何、計算機技術和數字控制技術發展為基礎的參數化設計、數字建構、數字建造引起了建筑造型新的變化和發展。但這些“非線性設計”得到的復雜結構如何在工程中予以實現?用什么樣的材料、技術、工藝來保證其成型和精度控制?例如,利用計算機三維造型軟件,可以做出許多異形曲面的建筑外形,但怎樣把它們建起來?曲面的外形,必須與精致的工藝配合才能有好的表現!
伊拉克裔英國女建筑師扎哈在中國的第一個設計——廣州大劇院,“劇院外表共有59個轉角,101個面,在外截面中,沒有任何兩個面是相同的。幕墻上的花崗巖、玻璃沒有一塊是重復的”。盡管施工單位“事先用電腦做出了模擬圖,計算出了每塊花崗巖、玻璃的尺寸,再找工廠定做好”,但沒有考慮到現場施工的結構基底(用以粘貼面層的“胎體”)能否保證足夠的精度與面層配合,結果看上去很粗糙。
廣州大劇院外表面施工的粗糙
海門市有很多大的建筑公司,因此,應該想一想你們的技術系統、精度控制是已經達到了現代的要求,還是屬于比較傳統的類型?如果我們沒有丟失傳統,那么為何現在連一個砌出高水平清水磚墻的工人都找不到?如果我們達到了現代化的要求,那么在施工中我們的精度控制情況如何?這都是我們需要思索的問題。
中國的建筑呼喚精致性,需要高品質,我們已經到了必須變革整個建筑業基本技術體系的時候了。20世紀80年代,中國的建筑講“文脈”,90年代講“文化”,這幾年講“綠色”。過些年講什么?我認為是講“品質”。在經濟的快速增長之后,必然會有整體速度放緩的時候,因此建設量也會相對減少,但絕對的經濟水準和經濟實力已經大大提高,此時對建筑的要求一定是講品質。
臺灣也曾有GDP以兩位數速度增長的時代,那時,臺北有近千家房地產商、近千家建筑設計單位,每個都忙得不亦樂乎。但那時蓋出來的房子,現在看來并不盡如人意。但進入了20世紀90年代中期之后,臺灣的經濟放緩,能保持住GDP年增長3%的速度已屬不易,因此建設量大大縮減,但要求的品質卻提高了。2003年去臺灣時,當地的朋友告訴我,臺北的房地產商只剩下100多家,設計單位也剩100多家,即 90%都被淘汰了。
未來大陸一定也會走上這條道路,我希望海門的建筑企業,在座的建筑企業不在那90%之列,而是留下來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