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區建設為楊宋插上騰飛的翅膀
時間:2011-12-30 15:22:44
多年來,楊宋鎮各屆領導班子在上級部門的關心下,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用那份固有熱愛家鄉的情感和聰明才智,從改造環境做起,治理河道,改善村貌,發展企業,一步一個腳印地為可持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92年,無論從地理位置或經濟實力都已具備條件的楊宋鎮,正式申報設立“鳳翔科技開發區”,年底獲北京市政府批準。從某種意義來講,建設鳳翔科技開發區,既是科技興國思維的實踐,也是楊宋鎮搶抓機遇的一個必然產物。
扎根沃土創新業
1992年12月,經北京市政府批準設立的北京鳳翔科技開發區,規劃面積100公頃,總投資累計12億元。開發區建設初期,基礎設施建設是頭等大事。規劃科技開發區首先要征地,因為無論初期工程還是后續工程,都需要有規劃的土地面積,雖然是在原工業小區的基礎上擴建,但也需要動員部分老百姓搬遷。這事說起容易做來難。作為農民,土地和房子是他們的命根子,面對這種情況,鎮領導率領開發區工作人員耐心說服搬遷戶,在描繪全鎮未來藍圖并承諾整體提高百姓生活的基礎上,他們申請上級,按照北京市相關政策,在農轉非以及提高補貼上給予搬遷戶相應的實惠。終于在1993年,規劃內的土地征集完畢,鳳翔科技開發區的基礎建設拉開了帷幕。
由于鳳翔科技開發區是市科委確定的星火科技密集區之一,以高新科技產業為主,因此,前期基礎建設至關重要,土地利用要體現布局集中合理的宗旨。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在開發區上下多方共同努力下,1994年上半年,鳳翔科技開發區已完成雨水管道、污水管道的修通,并在區域內完成六通一平基礎建設。同時引進房地產商開發別墅區、農行金融樓、通訊大樓、擬定注冊企業生產廠房及辦公樓等項目建設。這個過程中,在不影響整體規劃的前提下,鎮領導充分尊重各項目企業的建議,為其提供相應的便利,這種靈活的辦事風格為以后大規模招商引資創造了條件。
1996年,隨著開發區第二期基礎設施工程的完成,鳳翔科技開發區的輪廓已日見清晰。在資金相對緊缺的情況下,鎮政府多方籌措,保證了預定目標如期完成。這期間,先后完成了鳳翔大街綠化任務,鋪設了北辰路,修通了一千多米通往各新建設施的供水系統。與此同時,招商引資在已有的項目基礎上,又有18家企業入區,為開發區日后的財政收入提供了可靠保障。所有入區企業均符合高科技環保型產業標準,且注冊資金均在100萬美元以上。至此,鳳翔科技開發區已邁上良性循環的第一個臺階,并在當年完成了鎮黨委下達的各項經濟指標。
憑借實力創輝煌
2004年,鳳翔科技開發區已實現總投資12億人民幣:其中外商投資5583萬美元;基礎設施投資2.9億元人民幣。為楊宋鎮經濟進步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開發區內基礎設施齊全配套,已經形成了道路、供電、供水、排水、供熱、通訊、天然氣、寬帶網和有線電視“九通一平”的合格市政設施水平。區內道路縱橫交錯,地下管網四通八達。綠草如茵,樹木成行,綠化園藝景觀隨處可見,是個充滿盎然生機的小世界。
多年來,楊宋鎮領導班子始終堅持把抓升級、優服務作為調整優化開發區工業結構的重要抓手,積極鼓勵企業開發新產品、開拓新市場,并結出了累累碩果。鳳翔科技開發區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已發展成為一個具備各項功能的新型產業園區。并以此為中心,從項目類別上形成一股強勁的輻射,讓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知道了北京懷柔有個鳳翔科技開發區,讓越來越多的企業家愿意來這里投資置業。來自世界各地的外資企業及國內環保科技企業,在這個設施齊全、溫馨自然的家園中開創著他們未來的夢想。
經過十幾年的精心經營與不斷完善,如今,鳳翔科技開發區已是占地三平方公里,基礎設施投資及吸引企業投資累計達到20億元的規模化產業園區。入區企業近40家,其中外資企業10家,它們分別來自美國、丹麥、法國、日本、韓國、臺灣等8個國家和地區。形成了以汽車零部件制造業為龍頭的現代制造業和以服裝家俱為主的都市工業體系。2000年,北京鳳翔科技開發區被農業部授予“全國鄉鎮企業科技園區”榮譽稱號。2010年楊宋鎮實現工業總產值17.7億元,其中,汽車零部件制造企業實現工業產值14.3億元,占全鎮工業總產值的80.7%,成為該鎮工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